【逆齡保健系列】你適合生酮飲食嗎?低GI低碳飲食顧健康
![]() |
▲復活節假期在近郊山區度假,路上巧遇帥氣駕車的德國人 (*已取得當事人同意刊登) |
最有效以及最不費力的支持排毒及回收廢物就是斷食,當吃完晚餐到第二天早餐,身體就會換擋成修復模式。較長期斷食,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成為酮體。〈當體內的葡萄糖不足時,肝臟將脂肪轉換成脂肪酸與酮體,取代原來的葡萄糖〉,所以這樣的飲食方式才會被稱做「生酮飲食」。
讀者們可能會問:「按照這個邏輯,你是不是主張大家應該實踐生酮飲食?」雖然我一再強調過多碳水化合物的危害,但我個人倒不鼓勵大家都去吃生酮飲食;一來,嚴格的生酮飲食實踐難度較高,二來,不見得每個人的體質都適合生酮飲食,而且也有產生酮酸中毒等副作用的疑慮。
其實,只要採行《低GI 飲食》,並《降低碳水化合物在飲食中的比例》,就能治療肥胖、改善血糖問題,不一定非得透過生酮飲食不可。低GI 是什麼意思呢?指的是Low Glycemic Index,意思是低升糖指數。為什麼我們要吃低GI 的食物呢?因為GI 值較高的食物容易讓血糖暴衝,之後也比較容易讓人飢餓,也比較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,這類食物能免則免;而低GI 食物,則不會讓血糖突然上升,如此也就可以維持胰島素分泌穩定。
同樣都是碳水化合物,GI 值可是差很多。精緻澱粉、含糖飲料、高甜度的水果這種會讓血糖暴升的食物,都是高GI 食物;而全穀類、豆類,或是比較不甜的水果,則是低GI 的碳水化合物,要維持血糖平穩,就要盡量選擇低GI 的飲食。此外,也要降低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,增加《蛋白質》和《脂肪》的比例,後兩者食物的GI 值都比較低。在華人飲食文化中,以米飯、麵條作為主食,碳水化合物可能占飲食比例高達四成,甚至超過五成,這個比例實在是太多了一點,若想要改善代謝問題,比較理想而可行度高的食物熱量分配比例是:
總而言之,粒線體的能量產生方式告訴我們,要讓身體健康,就要多攝取好油、好蛋白質,少攝取碳水化合物, 尤其是精緻、高GI 的碳水化合物, 此外,也要適時補充讓粒線體運轉順利的營養素,才能夠讓我們的粒線體產能旺盛。
- 脂肪 40 ∼ 50%
- 蛋白質 20 ∼ 30%
- 碳水化合物 20 ∼ 30%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