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防疫必備】益生菌/ 讓你開心讓你憂 我們的身體是被細菌支配的傀儡

 

讓你開心讓你憂 我們的身體是被細菌支配的傀儡




🎧讀給您聽👆


內容目錄
  1. 防疫補給微營養保健套餐
  2. 益生菌挑選指南  3大準則挑好菌!
  3. 腸內世界是一個小宇宙 〈肚子→腸道→細菌〉
  4. 什麼是微生物體〈Microbiome〉? 
  5. 微生物體正常化,才能為粒線體的運作,提供最佳條件
  6. 菌相失衡,百病叢生
  7. 腸道菌群的8大功能
  8. 我們的身體是被細菌支配的傀儡

👍歡迎加入 陳諦德國藥劑師|粒線體自然保健 FB粉絲專頁,健康資訊不漏接!


01/防疫補給微營養保健套餐
【維他命D3+維他命K2+益生菌+魚油】


02/益生菌挑選指南   3大準則挑好菌!


益生菌挑選指南  3大準則挑好菌



● 質量>數量,你吃的益生菌有幾種「桿菌」?
質量好的益生菌,關鍵字是「桿菌」,利用性較佳。優質桿菌有:鼠李糖乳桿菌、嗜乳酸桿菌、短雙歧桿菌。這3種菌株皆具備BCCM編號。BCCM菌種保藏中心是比利時的國家菌種保藏中心,為歐洲信譽良好且公開的菌種中心。

● 有好菌,更需要好環境!
益生質啤酒酵母菌提供菌叢食物來源,打造適合好菌生長的消化道環境。

● 輔助益生菌運用,B群來有助益!
腸道的功能非常複雜,除了分解並吸收營養素以外,維他命 B 群以及維他命K的生成,也與腸道有關,而這些維他命,都是維持粒線體運轉的重要營養物質。





大家都知道腸道是很重要的消化器官,但若您以為它「只是」消化器官,可就小看它了。腸道同時也是人體最大免疫器官!腸道裡的微生物,竟然可以指揮你的喜怒哀樂!?你可能很難想像,跟情緒密切相關的荷爾蒙「血清素」,竟然有95%是由腸道製造而不是大腦製造的;而多巴胺,也有50%在腸道生成

  

近年來熱門的研究議題菌腸腦軸(microbiota-gut-brain axis,探討的就是微生物、腸與腦的關係,其中的複雜性遠超過人們原本的想像,腸道系統不但掌管了消化代謝,還能調控神經傳導與內分泌,腸道不健康,不只是生理會出問題,對心理健康也會造成衝擊。腸道防疫保健絕對不能輕忽!

  

03/腸內世界是一個小宇宙   〈肚子→腸道→細菌〉

在我們肚子裡面,有一個包羅數百兆生命的小宇宙,那就是我們的「腸道」。你可能很難想像,腸道拉開來也不過7 9 公尺長,總表面積約300 500 平方公尺,可是這一個小地方,竟然住了上千種細菌,總數量高達100 200,比銀河系的浩瀚繁星還要多!


說腸內世界是一個小宇宙,一點也不為過,因為人體全身細胞加起來才約60 ,相形之下,簡直是小巫見大巫,這邊也提供一個數字概念讓大家參考,細菌重量大約是體重的1~3%

  

04/什麼是微生物體〈Microbiome〉? 

腸菌只是微生物體的一部份,分布肺、尿道、腦、皮膚等,幾乎無所不在,而且有健康的,也有病原的,但是決定健康與否在於微生物體。然而,什麼是微生物體〈Microbiome〉呢?

 

「正由於體學(omics)的發展,微生物體(Microbiome 一詞在2001年由微生物學家Joshua Lederberg(1958年諾貝爾獎生醫獎得主)建議使用;事實上,早在2001年之前就有「微生物體」一詞,但是直到2001年後才產生定義上的共識:凡是以「基因體」為角度論述微生物相即可稱為微生物體。(備註1微生物體是包括在人體空間或其他環境共生關係。

 

「人類的腸道中住有為數眾多的微生物,這些形形色色的微小生物們,所組成的生態群落,可總稱為微生物相微生物叢( Microbiota ),若利用序列分析法,將這些微生物集體基因組定義,則另稱為微生物體 ( Microbiome )(備註2。另外,飲食成分和抗生素等諸多因素,都會影響人類腸道的微生物組成之外,這些也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新陳代謝激素系統。




在我所推行倡導的「十大微營養元素金字塔」中,除了四大骨幹微營養,以及六大側翼輔助微營養外,還有「一群」很重要的粒線體友軍非提不可,他們就是「益生菌」。現在已經不稱「腸菌」而改稱為「微生物體〈Microbiome〉未來我會把微生物體在人體的生態與粒線體十大微營養元素結合,看起來深奧,但是我會帶領大家建立先鋒概念,慢慢深入導讀。

 

05/微生物體正常化,才能為粒線體的運作,提供最佳條件

我曾經撰寫過「粒線體是從那裡來的?」一文,從內生共生理論來解答,簡單來說,一個活著的簡單宿主細胞,在某種程度上以某種方式,吞噬了細菌;且兩者之間建立了互惠互利的關係。


粒線體是內共生理論,互惠互利的關係,那麼微生物體和宿主人體是什麼形式的共生關係呢?若視為一個單位,是共同進化的共生關係,是互惠還是抗拮呢?


引用俄國大文豪:托爾斯泰在他的名著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中對婚姻和家庭的悟言: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」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關係是選擇有效宿主,促進了有益宿主與微生物的共生關係。

 

Lewin-Epstein提出,假如宿主進行利他(微生物群)的行為,微生物群會被選擇利他的共生關係,發揮了健康狀態伴隨了生物群的大量化,多樣化和均勻化。但是宿主與微生物群之間拮抗,相對的微生物群降低了多樣化,這是與變異有關所謂的病原體狀態。

 

慢性疾病是由於自己降低了微生物群的多樣化轉變引起(過分清潔)微生物與多種疾病,精神疾病,糖尿病,腸炎,癌症等有關。共生對人體健康至為重要,如同中醫的相生,相剋原理!腸菌分解營養,供應維他命、荷爾蒙給宿主人體就是有益的塑造宿生,宿主要健康就要利他(微生物群,菌群)使菌群健康,不要變異成為有病的病原菌,教導免疫系統識別入侵者。

 

06/菌相失衡,百病叢生

嬰兒在母體中時,腸道原本是無菌的,分娩時,母親產道中的細菌就會順勢進入胎兒體內,之後任何接觸、進食,都會快速增加菌數,原本無菌的腸道,僅僅只要一天,就累積百億;而一週後,就會累積百兆以上腸道菌。


對人體來說,腸道裡為數龐大的「居民」也有分好菌、壞菌,前者如乳酸菌,他們可以促進消化、製造維他命,使腸道環境維持弱酸性,避免壞菌繁殖太多,以保護人體;而後者,則如一些葡萄球菌、困難腸梭菌、病原性大腸菌等,他們則是一些會製造問題的壞分子,製造有毒物質,而且還會減少好菌的生存機會。

 

腸道裡除了好菌跟壞菌分居「黑白兩道」以外,還有許多不算好也不算壞的中性細菌,「承平時期」表現尚可,但如果壞菌當道時,就會跟著添亂。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,吃壞肚子時,因為外來的壞菌衝擊腸道生態,各路人馬在腸內惹是生非,身體為了排除這些不良分子,就會腹瀉。

 

菌群若失調,就可能會導致小腸絨毛吸收障礙,無法吸收充足的營養供粒線體發電,更糟的是,一旦發生腸漏症致病的微生物或毒素就可以大搖大擺進入體內,引起過敏、發炎或增加肝臟負擔,還會造成自由基氾濫,使得氧化壓力居高不下,導致各種慢性病甚至癌症。肥胖、憂鬱、阿茲海默也都與腸道生態有關!

 

07/腸道菌群的8大功能

1.促進維他命B群、維他命K1,鈣,葉酸的生成

2.維持人體的3個屏障:血腦屏障、血氣屏障、腸道屏障

(屏障是什麼?以血腦屏障為例,我們可以像成一個很嚴格的「安檢機關」,任何物質要透過血液進入大腦,都必須經過這個安檢機關,這個安檢機關非常重要,若沒有血腦屏障,一些「閒雜人等」(像是化學物質、病菌等)就能如入無人之境,傷害人體重要的大腦)。另外,「血氣屏障」是支氣管及肺的屏障,空氣經過肺進入血液的check in腸道屏障則是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角色。

3.排毒及酸鹼平衡

4.免疫機制的口服受耐性

5.情緒的記憶力

6.心理穩定

7.體重控制

8.生產養分供人體屏障及腦部神經的免疫系統


🙋‍♂️傳送門請點我👉「哪裡買德國多元益生菌B群?」

 

08/我們的身體是被細菌支配的傀儡

腸子真的很重要,腸道健康與否,甚至還能決定一個人的精神健康狀態,讓你開心讓你憂。哥倫比亞大學專門研究腹部神經系統的學者邁克爾.格爾紹(Michael Gershon)就明確指出,人體的腸道其實是「第二大腦」,有非常複雜的神經系統,而且就像是我們的大腦一樣,會「思考」、「感覺」和「記憶」,還會透過各種荷爾蒙來影響全身的器官。

 

2015年英國愛爾蘭科克大學(University College Cork)神經腸胃刊物報導:我們的身體是被細菌支配的傀儡!不是所有細菌影響腦神經,但是有些細菌影響腦部發育,甚至控制情緒及精神力生命就是信息,生命的基本就是從外來的細菌與人體內棲息的細菌之間溝通,並且與我們人體細胞連結建立了心理及生理的基本機制。

 

我們受免疫系統的防護,因此對有些食物會過敏,好的腸菌生態能對我們吃的東西忍耐程度高〈受耐性〉。細菌是有智慧的,它的分解物傳遞信息給腦神經貯存記憶!所以當人看到,嚐到,聞到,聽到或是喜怒哀樂,都是腸菌傳遞的訊息!


文獻參考

★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加入 陳諦德國藥劑師|粒線體自然保健 FB粉絲專頁,點「已說讚」按鈕,選擇「搶先看」選項,就可以篇篇不漏接!

★更多粒線體自然保健延伸閱讀:《微營養元素高效保健》,天下雜誌出版,陳諦 著

 ▼ Read More ▼ 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防疫必備】維生素D/抗疫大作戰!全民增強抵抗力 維他命D可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

2022最詳細!【十大微營養元素金字塔】鎂/ 如何幫助睡眠?德國國家藥劑師陳諦教你從微營養元素《檸檬酸鎂》開始補充!(2022/05更新)

【十大微營養元素金字塔】活性維生素B12/糖尿病、素食者、銀髮族、胃腸機能失調、貧血、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,當心活性B12不足

《陳諦德國藥劑師Q&A》維生素D /維持血鈣平衡,維生素D的神隊友,補鈣也靠「它」!?

【十大微營養元素金字塔】鎂/自律神經失調、焦慮、失眠、慢性疲勞,一直想吃甜食,找不出原因?小心!你可能缺「鎂」

為什麼要選長效緩釋型維他命C?而且還要晚上睡前吃?!

【十大微營養元素金字塔】Omega-3/一篇帶你搞懂Omega-3 全面保護生理與心理 魚油知識大公開

【常見健康問題】不可逆的帕金森氏症(2) 維他命D3對帕金森氏症的重要性

【十大微營養元素金字塔】輔酶Q10/器官退化速度大不同,與「Q10濃度」有關!同時也會造成新冠病毒入侵時,輕重症的差別

【防疫必備】益生菌/對抗新冠肺炎,從腸道保健做起